于都,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、长征精神的发源地、中央苏区全红县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,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。
这片红色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。
2019年5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追寻红色记忆。他强调,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,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,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,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,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。
各界群众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参加纪念活动
历史厚重全红县
于都是千年人文之乡,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,是江西最早建县的18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3个县之一。古时赣南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。
1926年11月,于都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——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。这一组织的建立,标志着于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。在党的领导下,于都人民的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。
1928年2、3月间,于都里仁、步前、桥头等地的农民群众,在党的领导下相继举行了震惊赣南的武装暴动,率先拉开了武装反封建、反剥削的序幕,成为全国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们虽然都失败了,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。
暴动失败后,以暴动骨干为基础组建的桥头游击队,在斗争中发展成为赣南地方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——工农革命军第十五纵队。1928年8月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和于北特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,标志着以桥头为中心的于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。于都成为“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”和“群众斗争的代表”,成为兴、于、宁、会、瑞诸县边界革命斗争的大本营,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、奠定了基础。
1929年春,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红四军,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挺进于都境内,帮助建立了于都第一个红色政权——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。当时,在县城东门外沙坝上,召开了万人大会,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,打土豪、分田地运动在全县轰轰烈烈、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。1932年1月,当于都北部地区的最后一个反动据点——上宝土围被攻克后,于都成为中央苏区的全红县。
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
此后中央苏区进入鼎盛的新时期,于都境内的各项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。在这段火热的斗争年代里,毛泽东时时牵挂着于都的建设发展,多次往返于都,指导革命斗争。1934年9月中旬,毛泽东由瑞金云石山来于都,沿途考察了潭头区消费合作社,对他们积极设法解决物资供应、满足群众需要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和鼓励。在于都期间,他身患疾病,仍然坚持工作,了解敌情,召开会议,并抽空深入烈士军属家走访慰问。
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,全县工农群众以更加饱满的革命热情,积极投身于建设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运动中。在购买战争公债、支前、扩红、参军参战和全力支援红军反“围剿”的斗争中,于都人民积极响应,无私奉献。仅1933年,于都人民除完成应缴的土地税外,还捐献了60余万担粮食、4万余元钱款。苏区时期,于都人民响应“扩大百万铁的红军”的口号,踊跃参军,有6.8万人参加红军,几乎每5个于都人中就有1个参加红军,还有10万余人支前参战,为中央红军的壮大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,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红军主力集结地
在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领导下,红军成功地运用“诱敌深入”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在根据地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、二、三、四次反革命“围剿”,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。赣西、赣南与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,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。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,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,中央苏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。
1933年9月,蒋介石亲任总司令,调集100万兵力、200架飞机,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“围剿”,妄图实现消灭红军、从根本上摧毁中央苏区的目的。面对强敌围攻,苏区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,各地整团整连地报名参加红军,全力支援红军反“围剿”的斗争。同时,苏区人民还组织运输队、洗衣队、慰劳队、担架队开展支前活动,当年仅于都县支前人数就多达5977人。这种相互支援、同仇敌忾的场面,充分表明苏区军民捍卫中央苏区的决心。
这是1988年拍摄的江西省于都县城 (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提供)
然而,党内“左”倾机会主义领导者博古等人却放弃历次反“围剿”作战中成功运用的正确方针,提出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,同强敌拼消耗、打阵地战,以致战争开始就使红军陷于被动。至1934年4月上旬,红军防线被迫退到广昌、建宁一线。敌人集中11个师的兵力进攻广昌。在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下,历时18天的决战后,我军伤亡5500余人,广昌失守。敌人随后兵分六路向中央苏区推进,博古也分兵六路全线抵御,以致东堵西击,穷于应付。广昌、筠门岭及福建建宁等先后失守,中央苏区的南北门户大开。至9月底,国民党军队步步紧逼中央苏区,会昌、兴国、宁都、石城一线相继失陷,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,打破敌人第五次“围剿”的希望最后断绝。
中央红军主力只能撤离中央苏区,进行战略转移。
突围转移的地点最终选在了于都。9月中旬,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县,深入到茶梓、小溪、罗江等地,调查敌人的活动情况,制订研究中央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的行动计划。
10月7日开始,中革军委电令各军团,要求各部队依令行动,开赴于都集结,并具体规定了军委纵队、中央纵队和红一、三、五、八、九军团的逐日任务及红军驻地路线、地域。
各军团接令后迅速行动起来。
10月7日晚,由军团长林彪、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在兴国的竹坝、洪门地区集中,8日晚开始向于都地域移动,于11日到达其集结地域于都县东北部的段屋、宽田地区;由军团长彭德怀、政委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在石城南部集中,经宁都长胜后,于16日到达其集结地域于都县车头圩、仙下一带。
10月10日,由纵队司令员叶剑英率领的军委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军委纵队,和中共中央、中央政府及总工会、团中央等机关及卫生、后勤部队一起,从瑞金梅坑等地出发,于12日到达于都县城北贡江镇古田地域;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则从瑞金田心圩出发,于12日到达其集中地域于都县城北大岭下。
与此同时,红十五师、红八军团、红九军团、红五军团等部队也分别从石城、兴国等地出发,相继到达于都集结地域。
短短10天时间,中央红军主力全部集结完毕。长征的命令正式下达。
于都河东门渡口
万里长征第一渡
秋风乍起,细雨霏霏,远处青山默默垂首,于都河水悠悠呜咽。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无数支燃烧的火把照亮了于都河畔。
10月16日至19日傍晚,中革军委、红军总司令部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属机关与红一、三、五、八、九军团共8.6万余人,从于都城东门等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,踏上长征路。
于都河,是人们对贡江在于都境内的称呼。它在于都县境内有两条支流,汇合于县城上游附近,流经于都县城。于都河宽600多米,水深1~3米,最大流速每秒1.2米,河底为沙石,大部队要迅速过河就得架设浮桥。
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,于都人民无私奉献,大力支援红军,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,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,有的用作架设浮桥,有的用作摆渡,为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,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,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。一到傍晚,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,有的打火把,有的送茶送饭,还有的送门板木材,仅4天时间,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,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。
当时一位70多岁的曾大爷执意要把自己的寿材也捐去搭浮桥,周恩来知道这件事后,感动地说,“于都人民真好,苏区人民真亲!”
于都人民的心与红军紧紧贴在一起。红军需要什么,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,不论是抽调人力、捐木架桥,还是扩红参军、借谷征粮,于都人民都倾其所有,全力支援。
1960年,江西省于都县部分长征老红军同志一起合影(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提供)
1934年9月1日,中央苏区发出《关于九月间动员三万新战士上前线的通知》,苏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,从人力、物力方面大力支援红军,仅于都就有近万人参加红军,先后组成了8个补充团到队伍中去。此外,于都人民还积极响应中央征调民工的号召,组织了近万名民工随军出征。他们之中除少数人在到达陕北后被编入红军队伍,许多人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。
为了确保红军的物资供应,苏区人民勒紧裤带,节衣缩食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筹粮筹款活动,仅于都县就筹集粮食7939担、菜干150担、草鞋8400双,筹钱6.25万元;同时,还收集大量子弹壳、铜锡、土硝、废铁等兵工材料供给红军,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。
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,于都人民不仅把最好最干净的房子腾出来给红军做营房,还组织慰问队,带着粮食、鸡蛋、猪肉、蔬菜、草鞋等物品慰问红军,组织妇女组成洗衣队帮红军洗衣服。
抗战老兵万更志(左二)给于都县长征源小学的学生讲述红色故事(2018年9月29日摄)
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后,在于都县内安置伤病员6000多名,于都人民不仅上山采药为伤病员医治,而且还精心护理,宁愿自己吃糠咽菜,也要把细粮留给伤病员,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于都人民还收留了一批红军将士的后代,解决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。为保护这些伤病员和红军后代,许多群众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,于都人民在留守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,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中央苏区的最后斗争。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逼和血腥镇压,坚强的于都人民威武不屈、百折不挠。
据统计,仅长征后的5个月内,全县被国民党残杀的共产党员、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达3000余人,烧毁的房屋5000多幢。然而,英勇的于都人民并没有被凶残的敌人所吓倒,他们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,继续坚持游击斗争,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敌人,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诗篇。
“于都河畔送红军,长忆军民鱼水情。”如今,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,建有“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”,碑高19.34米,底座边长10.18米寓意为毛泽东等红军领袖渡河的日期,造型为迎风远航的双帆形状。
巍峨的“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”是一道让世界惊奇的风景,也是让中华儿女世代敬仰的永恒的精神高度。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,秀美的于都扬起风帆,踏上了发展的新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