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赣鄱文化”称谓更具地域代表性

明海英
2021-02-05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

       34.jpg

   ——访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傅修延

       江西地理格局非常特殊。赣鄱大地三面环山,北面是鄱阳湖,是一个五水归鄱、口开北面的巨大盆地。鄱阳湖承纳赣、抚、信、饶、修五河来水,其流域面积几乎覆盖江西全境。因此,有学者提议,应当以“赣鄱文化”代替“赣文化”。围绕相关问题,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傅修延。


16.png

    “赣鄱文化”与“赣文化”的差异

     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:您曾提出,以“赣鄱文化”的概念来丰富“赣文化”的内涵。请您谈谈为什么这样提?

       傅修延:讨论赣鄱文化,不能不细细揣摩“赣”“鄱”二字,只有识读出其中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,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江西文化。

     赣江纵贯江西,赣鄱水系覆盖江西全境。赣江又名豫章江,到唐代因避代宗讳改称章江。公元前214年,秦将军屠睢率军驻扎在赣州至大余一带的赣江流域,通过新修的大庾岭山路平定岭南。公元前201年,西汉王朝在今蟠龙镇一带的赣江之滨建城设县,县名便是单单一个“赣”字,用“赣”来代表江西是最自然的选译。


26.jpg

丁志辉和傅修延

   

   “鄱”的来历比“赣”更为古老,其流变也更为复杂。番禺人为黄帝之裔,其在迁移过程中,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潘水、潘邑、繁阳、潘旌、藩篱、番山、禺山等“涉番”地名,江西鄱阳乃是番禺人南下过程中地名链上的小小一环。鄱阳属楚时称番邑,秦置番县,汉代设豫章郡后始名鄱阳。鄱阳湖与鄱阳之名据说与湖中的鄱阳山有关,但也有人说彭蠡泽扩展到鄱阳县境后得名鄱阳湖。豫章郡十八县有八个县集中在鄱阳湖周围,可见湖区是当时赣地最发达的地方。


19.jpeg

        总之,“赣”使人想到赣江,而真正跟江西全境相吻合的应该是鄱阳湖流域。“赣”与“鄱”的相加,才是整个江西。“赣鄱文化”的称谓在逻辑上显然更为合理,更具地域代表性,有利于江西人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江西学界发生过一场关于“赣文化”的讨论,进入21世纪后有专家提出要重视“鄱文化”研究。江西省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之后,“赣鄱文化”这面更具包容性的旗帜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撑。现在看来,“赣文化”这个三音节词读来稍显拗口,而国内其他地域文化大多有朗朗上口的四音节表达方式,如巴蜀文化、齐鲁文化、吴越文化和燕赵文化等。这些地域文化从名称上便显示出它们是内部两个“子文化”的集成,如巴蜀文化意味着它是由“巴文化”与“蜀文化”集合而成,齐鲁文化是由“齐文化”与“鲁文化”集合而成,吴越文化是由“吴文化”与“越文化”集合而成。这类双子星座式的名称显示了地域文化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强劲动力:两个同中有异、异中有同的地域子文化集合在一起,既相辅相成又呼应激荡,这正是地域文化生气勃勃的标志。

32.jpg

      创建有地域特色的新文化

     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:对“赣”“鄱”这两个关键字的解读和溯源,为当代江西发展带来哪些启示?

      傅修延:运用多学科方法识读古老神秘的汉字,能激活一些沉积的历史文化信息,一些看似无关的信息亦因此恢复关联。通过对“赣”“鄱”二字进行文化解码、识读,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对建设和发展新时代江西有益的启示,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。

      一是文化纽带与对外交往。从越章、徐夷、干越和番禺人的迁徙活动来看,赣地先民的族源非常丰富,赣人的“亲戚”不但分布在全国许多地方,甚至在一些异国民族中也有“远亲”。北人南下江西和赣地居民向周边移动,是从先秦到晚近屡见不鲜的现象。除此以外,江西的“望夫冈”连着各地难以计数的“望夫山”和“望夫石”,美丽的羽衣仙女故事在世界上到处传播,这些都是江西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文化纽带,为江西与外界结成各类友好互助关系创造了条件。


35.jpg       二是旅游资源与宣传推广。目前,江西存在旅游资源宣传不多、推广不够的问题,且不说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景点,就是一些名载史籍、拥有巨大文化影响力的地方,也还未被纳入推广开发议程,如羽衣仙女故事的源头之一浴仙池(即南昌闹市的洗马池)、云中落绣鞋故事的源头望夫冈(在鄱阳)与鞋山(在鄱阳湖中)等。讨论赣鄱文化的意义,首先在于使群众了解江西。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大小和当地民众的宣传推广大有关系。如果每个人都能眉飞色舞、如数家珍地向外来客人做介绍,将比任何导游的专业讲解都更有效。旅游部门也可以利用上述文化资源来吸引游客,唤起省外、境外人士对赣鄱文化的兴趣,进而吸引他们来赣地寻宗省亲。

       三是农业工业齐头并进。“鄱”的原字“番”即古代的“播”,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它是模拟田间的播种动作,上面的“采”为手撒种籽之状。江西多少年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,此字似在提醒我们不忘耕播,牢牢维持稻作文化的传统。时至今日,农业仍在江西国民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,驶离江西的车辆上装载的大多还是大米、生猪等。振兴江西的希望在于工业化,这并不违背我们自身的传统。江西先民中的干越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,其铸剑技术令现代人也感到惊讶。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造型精美,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。因此,我们的传统里不仅有农耕因素,赣鄱文化长廊中还有炉火熊熊、锤声叮当的工业画卷。

      四是一往无前、义无反顾的精神。赣鄱先民流传下来的精卫填海、赤鼻复仇和贞女望夫故事,都反映了强大信念驱动下的坚韧不拔的壮举。这种一往无前、义无反顾的精神,是赣鄱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,需要世世代代传扬下去。

     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,赣鄱文化中厚德载物、兼容并蓄的精神,仍然是我们发展壮大、海纳百川的基础;前辈赣人披荆斩棘、忘我追求的业绩,依然是今日赣人自强不息、奋勇前行的灯塔。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赣鄱文化,是历史赠予全体赣人的丰厚遗产,其优秀部分可与天壤而共久。当然,我们还应在感激与沉潜中汲取,从和合扬弃中把握,于回眸与前瞻中奋起,去创建有地域特色的新文化。


阅读63657
分享
写评论...